1月12日下午,記者來到地鐵6號線華僑大學站的工地,這兒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“一眼望不到邊”,和其他地鐵工地不同,這個站點“格外長”。
走了一小段,映入眼簾的便是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——藍白色的泵車將混凝土勻速注入鋼模、橘黃色的吊車用牽引繩將貨車運來的鋼筋吊起,再送到工人手中……大型工具車將本就狹窄的施工區域佔得滿滿的。
走到鐵護欄圍起的施工區旁往下看,不大的一塊區域內,竟有40多頂“移動的黃色安全帽”,工人們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做好自己的工作,雖然氣温較低,但如火如荼的建設讓不少工人忘記了寒冷,有的甚至只穿了一兩件單薄的衣服還汗流浹背。
“目前進行的是主體結構施工階段,現在在做的就是車站頂板的混凝土澆築。”施工單位中鐵十四局華僑大學站負責人吳華育告訴記者,“自2020年6月車站開工以來,工地上每天都有160多名工人,大家24小時不間斷施工,目前主體施工進度已達40%,比原計劃快了近20天。”
“從廈門地鐵1號線開始,我就一路跟到了現在,通過前面建設線路所積累的經驗,地鐵6號線的建設速度和質量明顯提升,施工工人也在這過程中不斷對施工方法進行優化和調整。地鐵建設的路上雖然困難很多,但想着克服這些困難後,廈門就能擁有一條條通暢的地下大道,我們倍感幸福。”中鐵十四局地鐵6號線項目書記陳賢振自豪地説,“廈門地鐵建設,我們一定全力以赴!”
>項目簡介
地鐵6號線
廈門地鐵6號線(林埭西站至華僑大學段)工程,項目起於海滄林埭西,止於華僑大學站,線路全長18.8公里,設13座地下車站(其中3座地鐵換乘站)。新開工9座車站,其中,2座車站開展主體圍護施工,7座車站開展主體結構施工和基坑土方開挖;林埭西至林埭站盾構區間左右線已開始掘進;杏濱站至杏林西路區間盾構正在吊裝。馬鑾灣片區段4個車站和3個區間,車站主體結構已全部完工,區間已洞通。
華僑大學站
華僑大學站為廈門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第13個車站,也是6號線最大的車站,總長498.9米,為單柱雙跨地下二層島式車站,位於集美大道華僑大學南大門口,沿集美大道北側東西向敷設。(廈門日報記者 林施贇 王協雲)